Collaboration Network of Genetic/Metabolic Liver Diseases
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网
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
遗传代谢性肝病月报(2022年2月第26期)
来源: | 作者:pmt889109 | 发布时间: 2022-02-28 | 41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主办: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遗传代谢性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

总编辑:段钟平

本期责任主编:尚佳,宁会彬

执行编辑:郑素军,汤珊,侯维

 

本期目录

一、主编致辞

二、学术进展

三、临床资讯

四、联系方式

 

月报撰稿及简评专家主要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遗传代谢性肝病专业委员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专家。

学术进展:速览最新重要文献,了解遗传代谢性肝病的科研前沿!

临床资讯:提供典型病例、名家讲座等信息,共享临床诊治奥妙!

 

一、 主编致辞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遗传性血色病(hereditary hemochromatosis ,HH),它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存在血色病突变基因而导致不相宜的自饮食中铁吸收增多,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铁负荷过多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硬化、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等。两种疾病的单独发病率均较低,同时发生的几率就更小,诊断也较为困难。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红细胞膜异常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本病的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多在幼儿和儿童期发病。诊断依据:(1)有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外溶血为主的实验室依据;(2)外周血涂片中胞体小、染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的球形细胞增多(10%以上);(3)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结果为阴性,渗透性脆性试验提示渗透性脆性增加。据以上3点即可诊断。治疗上首选脾切除术,术后可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及血象异常,预后良好。

HH发病机制可能与HFEHJVSLC40A1TFR2HAMP等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机制紊乱。临床上出现乏力、关节炎、肝大、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和癌症。1血色病是白人常见的遗传病,发病率可达1/220~1/250,而在中国较少见。应用C282Y(最常见突变)H63D(较少见突变)试验已使基因型临床诊断较为简便,上述基因突变占血色病患者95%以上。血色病的定义是基于表型而非基因型,同时应注意将HH与继发性血色病相鉴别。

本期月报从肝病科医生角度报道1例主要表现在黄疸、贫血、脾大的患者,依据特征性外周血、骨髓象表现及症状体征,明确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积极行脾切除术后病情缓解。术后2月再次因转氨酶升高就诊,既往患者有多次输血史,体格检查可见褶皱部位皮肤色素沉着明显,考虑合并血色病可能,完善铁代谢检测,结合肝穿刺病理和基因检测而确诊。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期望提高临床医生对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认识,在临床中存在反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重视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存在,及时的肝脏组织学检查及基因遗传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尚佳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二、学术进展

Pubmed最新重要文献速览(长按文末二维码或阅读原文可下载)


■ YAP1基因在胆道发育和胆道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Semin Liver Dis2022, IF=5.9; Q2区)

 

 

 

 Alagille综合征的治疗进展Front Pharmacol2021, IF=5.81; Q1区)

 

 

 

 Alagille综合征患者患肝细胞癌的风险增加Am J Med Genet2021, IF=6.6; Q3区)

 

 

 

 通过2D-SWE测量肝脏硬度可以作为威尔逊病患者脾功能亢进的预测指标(BMC Med Imaging2022, IF=2.3; Q4区)

 

 

 

 综述:威尔逊病及其肝脏表现的鉴别诊断(Ann Transl Med2021, IF=3.939; Q2区)

 

 

 

■ 中国威尔逊病患者基因型和表型的分析BMC Gastroenterol2021, IF=3.067; Q3区)

 

 

 

■ 综述:威尔逊病的治疗策略Ann Transl Med2021, IF=3.939; Q2区)

 

 

 

■ 溶酶体贮积病的胎儿治疗和试验的调查(Orphanet J Rare Dis2022, IF=5.03; Q2区)

 

 

 

■ 中国东部地区迟发性庞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酸性α-葡萄糖苷酶突变特征(Ann Transl Med2021, IF=3.939; Q2区)

 

 

 

■ 综述:Ia型糖原贮积病的当前治疗方法及面对的挑战Nutrients2021, IF=5.2; Q2区)


 


三、临床资讯

1.病例分享

现病史:患者男性,22岁,发现间断皮肤黄染10余年,伴乏力、纳差。因反复黄疸至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贫血,多次输血治疗

既往史: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无病毒性肝炎病史,无吸烟、饮酒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部及腋下可见棕色皮肤色素沉着,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脾脏肋下150px可触及,肝脏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红细胞 2.66×1012/L、血红蛋白78g/L、红细胞压积24.10%、血小板199×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3221×1012/L。肝功能:ALT 9U/LAST 17U/LTBIL 158.3μmol/LDBIL 9.2μmol/LIBIL 149.1μmol/LCoombs试验结果为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骨髓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减低,红系增生旺盛,中晚幼红比值明显增高,可见炭核及双核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嗜多色及球形红细胞易见。外周血: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球形红细胞占15%

上腹部CT平扫脾脏增大并多发低密度影。

 

 


第一阶段诊治结合病史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为球性红细胞增多症,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第二阶段术后随诊术后2个月复查提示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术后半年查肝功能:ALT 178U/LAST 106U/L;血清铁蛋白:1215μg/L, 血清铁:7.81m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55.2%

肝穿刺病理学诊断:小叶内肝细胞弥漫轻度肿胀,有少量肝细胞嗜酸性变,肝细胞细胞质内有大量色素颗粒沉积,多分布在小叶1及部分2,枯否细胞细胞质内也可见到色素颗粒沉积,经特殊染色后证实颗粒沉积物为铁颗粒。肝窦内可见有髓外造血灶。未查见有毛细胆管淤胆。汇管区轻度扩大,少量混合炎细胞浸润,小叶间胆管存,有轻度胆管反应。汇管区纤维化并有短间隔形成。

 

 

基因检测结果:血色病HFE基因EXON2 IVS ds(剪接区)+4T→C (C/C 纯合,splicing,异常)是既往报道过的致病性突变。


综上,患者反复肝功能异常,初始表现为黄疸、贫血、脾大,经血液学检查诊断为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予以脾切除术,术后肝功能及贫血恢复。术后2个月后再次出现持续转氨酶升高,进一步经肝穿刺及基因检查,结合铁代谢相关检测诊断为遗传性血色病。结合病史,患者贫血期间多次反复输血或为该患者并发血色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治疗:患者诊断明确后,因贫血经手术后恢复,其血色病诱发因素解除,予以铁螯合剂及保肝对症药物治疗,病情稳定,目前随访中。

 

1.2供稿专家简介

 

 

宁会彬

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防控分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

 

 

尚佳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四、联系方式

■ 投稿邮箱:yichuandaixie2020@163.com(用于征集典型病例、PPT或委员会动态信息)

■ 联系电话:010-63291007

■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8号佑安医院D楼(南入口)405房间